您現在的位置是:首頁 > 交流論壇
什麼是 RedCap
VPS主機測評2023-09-19 13:33:39【交流論壇】
隨著3GPP R17版本的不斷推進,一個新的名詞逐漸開始熱門起來,那就是RedCap。究竟什麼是RedCap?為什麼要引入它?它和現在的5G有什麼區別?
什麼是RedCap
RedCap,全名是Reduced Capability,中文意思是“降低能力”。它是3GPP在5G R17階段,專門立項研究的一種新技術標准。
對於RedCap這個名字,大家可能覺得比較陌生。其實,它此前的名字,可能有讀者聽說過,就是NR light(NR lite)。
說白了,RedCap就是輕量級的5G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國內有些文章將RedCap全名說成是Reduced Capacity。這顯然是不對的,Capacity的意思是容量,Capability是能力。
為什麼會有RedCap
5G搞得好好的,為什麼要搞一個輕量級的版本呢?原因如下:
眾所周知,5G分為三大應用場景,分別是eMBB(增強型移動寬帶)、uRLLC(低時延高可靠通信)、mMTC(海量物聯網通信)。
eMBB是4G時代MBB(移動寬帶)的升級,主要側重於網絡速率、帶寬容量、頻譜效率等指標。目前我們使用的5G手機通信,就屬於eMBB場景。
而uRLLC和mMTC,前者側重可靠性和時延,後者側重連接數和能耗。兩者都是主要服務於行業互聯網,包括工業制造、車聯網等垂直行業領域。
隨著5G的不斷商用,人們發現,以上三大應用場景,仍不能完全滿足需求,出現了未被cover住的“盲區”。
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,現階段,5G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落地,進入爬坡期。看似熱火朝天,但實際上阻力很大。
其中,最大的阻力之一,就是5G終端芯片和模組的高昂成本。
5G終端芯片和模組,設計極為復雜,研發門檻極高,投入成本巨大。它們的價格,也一直居高不下。
價格下不來,用戶當然就不願意買。長此以往,5G談何發展?
而且,人們也發現,大部分的行業應用場景,其實對速率等指標,並沒有很高的要求。5G現有的能力,已經超出了場景的需求。
於是,行業就提出,是不是可以重新做一下成本與性能的平衡,適當犧牲一點指標,降低一些要求,然後,降低一點成本?
就這樣,RedCap(NR light)誕生了。
上面我所說的話,大家是否覺得有點耳熟?
沒錯,我當年科普NB-IoT/eMTC的時候,用過同樣的描述。只不過,今天,4G變成了5G,而RedCap對於5G來說,就有點像NB-IoT/eMTC對於4G。
換言之,NB-IoT/eMTC是閹割版的4G,而RedCap,是閹割版的5G。
從技術特性上來說,RedCap介於eMBB(超寬帶)和LPWA(低功耗廣域網,NB-IoT等)之間。
RedCap主要針對的是帶寬、功耗、成本等需求都基於eMBB和LPWA之間的應用。它的帶寬和通信碼率低於eMBB,但是遠高於LPWA。它的功耗和成本高於LPWA,但是卻又遠低於eMBB。
RedCap的能力,非常“均衡”(黃色線是RedCap)
實際上,從目前的實際應用來看,RedCap並不是需求非常迫切的一項技術。
我之前和大家說過,物聯網分為高速、中速和低速。RedCap,實際上對應的更多是中速或中高速。目前,LTE Cat.1以及Cat.4,已經cover住了這部分需求。
“631”結構
專家們提出RedCap,是有長遠打算的。說白了,RedCap,更多是為將來4G LTE退網做准備。
當4G LTE退網,NB-IoT、eMTC、Cat.1、Cat.4都將不復存在。此時,RedCap就將起到替代的作用。
RedCap是如何實現低成本的?
來到本文的關鍵部分,RedCap究竟是如何被閹割Reduced的。
下面這個表格,顯示了5G RedCap設備和5G傳統設備之間的主要區別。
原圖來自愛立信(鮮棗課堂翻譯)
首先,RedCap的頻譜帶寬更小。在Sub-6GHz頻段,RedCap的帶寬為20MHz,小於傳統5G的100MHz。
其次,RedCap減少了收發天線數量,並降低了MIMO層數。對於Sub-6GHz頻段,RedCap終端的接收鏈路可減少為1個或2個,相應下行MIMO降低為1層或2層接收。這樣一來,就降低了對終端射頻收發信機和基帶處理模塊的能力要求。
第三,RedCap采用了64QAM這種更簡單的調制方式,同樣意味著對射頻和基帶的要求大幅降低。
第四,RedCap 采用半雙工FDD(HD-FDD),可以在不同時刻在不同頻率上進行收發,不需要雙工器。不僅節約了成本,還獲得了更好的集成能力(雙工器一般都比較大),減小了對設備空間的占用,有利於設備的小型化。
第五,RedCap引入了一些節省功耗的手段,例如增強的非連續接收特性(eDRX),采用更長的休眠模式,讓終端減小功耗,獲得更高的續航能力。
基於上述改動,根據預測,RedCap相比於5G公網終端,在基帶和射頻側大約有70%左右的成本降低。更有說法稱,RedCap的整體成本可以減小2-5倍,甚至7-8倍。
說完好的,再說不好的。RedCap失去了什麼呢?
首先是速率。隨著終端帶寬的下降,MIMO接收的簡化,以及最高調制階數的下降,RedCap的峰值速率也將大幅下降。
根據3GPP TS36.306中給出的UE峰值速率計算方法,RedCap的理論峰值速率大約是80~90Mbps左右。
覆蓋能力方面,因為天線設計的縮水,加上可穿戴終端的尺寸限制,覆蓋能力略有縮水。
傳輸時延方面,HD-FDD不能同時發送和接受,傳輸時延會有所增加。不過,對於RedCap的應用場景來說,這些問題都沒有太大影響。
值得一提的是,考慮到應用場景和成本,3GPP提出RedCap一次只能在一個頻帶內工作,不需要支持載波聚合或者雙連接。(當然了,早期的RedCap終端,肯定是雙模的,畢竟5G的覆蓋並不完美。)
差點忘記說價格。根據預測,RedCap的模組價格將會控制在100-200元(人民幣)之間,遠低於目前大幾百元的5G模組,但是會比幾十元的NB-IoT模組高。
RedCap的典型業務場景
目前,根據3GPP R17的標准定義,RedCap支持三大業務場景,分別是:可穿戴設備、工業傳感器和視頻監控。
這三種場景對網絡的具體需求,如下表所示:
原圖來自愛立信(鮮棗課堂翻譯)
可穿戴設備,以智能手表為例。
目前,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表都只支持4G,不支持5G。因為5G芯片成本太高,發熱量大,而且eMBB的高速率,對於手表的屏幕尺寸來說,有點多余。
采用RedCap,完全可以滿足智能手表的視頻通話需求,不僅下行帶寬足夠,上行帶寬也遠遠高於LTE Cat.1。
此外,RedCap在尺寸和功耗方面,也能夠滿足智能手表的需求。
RedCap什麼時候可以商用?
2019年6月,在3GPP RAN #84會議上,RedCap被首次作為一個R17 Study Item(研究項目)出現在大家面前。
2021年3月,3GPP正式通過了NR RedCap UE 標准化(即Work Item)項目的立項。按計劃,3GPP R17凍結之時,就是RedCap標准化完成之日。
目前,由於新冠疫情的原因,3GPP陸續將R17的時間表推遲了9個月。根據最新的進展,3GPP R17將於2022年6月份凍結。也就是說,RedCap的標准化,將於明年6月完成。
3GPP R17時間表
根據經驗,標准化之後,至少要1-2年的時間,才能實現初步的產業化。所以說,預計到2023年的年中(或者2024年年初),我們將看到RedCap的早期商用化產品。
目前,國內包括紫光展銳等芯片企業,都在做RedCap方面的布局,相信會及早推出商用芯片。有了芯片,就會有模組和產品。
上一篇:如何提高用戶體驗度
文章評論
相關文章
隨機圖文
NameSilo限时COM域名优惠.COM域名仅需$
如今新注冊COM域名價格還是在逐漸上漲的。包括續費域名價格成本也是挺高的。在國內的阿裏雲或者騰訊雲沒有優惠活動續費COM域名都需要80元左右壹年,新注冊也需要70元左右。這通達網絡香港伺服器E5-2620*2 8G 240GS
通達網絡,全稱香港通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,2016年9月開始從事香港IDC行業,專注於提供高品質伺服器租用、機櫃租用、雲伺服器等業務,擁有成熟的網絡架構和資源整合能力,憑借多年的專業經驗和技術團隊,為全球客戶提供穩定、高效Jtti 美國專用伺服器,洛杉磯E5-2660 V2
jtti美國洛杉磯機房正在進行黑五優惠促銷,美國專用伺服器折後低至$85/月,具體配置為E5-2660 V2 CPU,16G DDR3,500G SSD,3個獨立IP,套餐默認50Mbps CN2大帶寬,無限流量,(如果需求100M國際帶寬可聯系TG客服更換),用戶可單獨增加Dynadot 黑色星期五 & 網絡星期壹促銷
2023 年 Dynadot 黑色星期五、網絡星期壹促銷優惠來了,目前域名價格低至 $0.99 美元,並且 COM 域名價格也很便宜。目前使用優惠碼之後價格僅需 $7.99 就可以注冊壹個 COM 域名